8月11日,我院召开专题研讨会,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对加强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传承利用工作的重要指示进行研讨,30余名师生参加研讨交流。大家一致认为,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立足于本职岗位,积极推进历史文化遗产整体性保护、系统性传承、创新性发展,为中华民族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发展作出应有贡献。
院长张兆林认为,习近平总书记对加强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传承利用工作的重要指示,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保护传承历史文化遗产一系列重要论述的最新阐释,是新时代党领导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实践经验的深刻总结,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我们做好新时代新征程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在我们今后的科学研究工作中,要继续做好文化和自然遗产当下价值的挖掘、阐释与转化工作,要将文化和自然遗产融入民众的日常生活中,既要充分挖掘文化与自然遗产的文化价值,也要推进文化与自然遗产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的。
副院长史秀娜认为,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指出“历史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北京中轴线”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中”“和”文化,是中华文化基因的外显,中国文化主体性的确立至关重要,是文化自觉、文化自信与文化自强的重要基础。作为高校教师,要提高对中华文明的认知和理解,在教学与研究中承担自己的文化传承责任。
副院长王青嵩认为,世界文化遗产是中国向世界表达价值观,向国际社会讲述中国的历史观、文化观和美学观的重要舞台。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是中华文明的缩影,是不同时期中华文化的代表性杰作,它们所具有的区域性和多样性共同谱就了丰富灿烂的中华文明,也是我们今天民族振兴和文化自信的本源所在。对于这些世界文化遗产,不应仅仅追求观光旅游所带来的经济红利,更要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文化自信的重要来源。通过保护、传承和利用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让其成为国际社会了解中国故事、领略中国魅力的重要名片,成为我们建设文化强国的重要阵地。
教师代表刘春景认为,在当今全球化、数字化、全媒体、全触点传播时代,我们应该从自身的专业角度出发,在拓展传播途径、建设传播平台、丰富传播载体的基础上,结合传播范围与受众特点,进一步加强文化和文化和自然遗产的编码解码等具体跨文化信息设计与传播工作,在加强国人文化自信的基础上提高我国文化和自然遗产信息跨文化传播能力。
教师代表王蕊认为,此次北京中轴线、巴丹吉林沙漠、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二期)的申遗成功,习近平总书记对相关工作做出的重要指示主要蕴含三个关键词:保护、利用、交流,为我们今后的研究工作指明了方向。在加强文化和自然遗产领域国际交流合作方面,我们应当充分发挥海外留学的资源优势,充分挖掘文化与自然遗产的文化价值,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
教师代表陈洁认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工作的重要指示,为高校从事社科研究的工作人员指明了下一步科研工作的新方向。我将重点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关于中国传统设计思想的挖掘与总结上,进一步深化对中国城池史的研究,以拓展遗产保护与传承的研究;二是对现代设计实践提供借鉴与指导,尤其是目前我们所面临的城市建设的改造与升级及城市的再生性设计,以更好地构建社会公众的文化认同与文化自信。
学生代表、2022级研究生焦金铎认为,当代大学生要时刻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对加强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传承利用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切实增强保护自然与文化遗产的意识,不断发挥自身的专业特长,为保护与弘扬中华优秀文化遗产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使其在新时代焕发新的活力。
党委书记杨庆实在总结中提出四点要求:一是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加强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传承利用工作的重要指示,与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以及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结合起来,真学实干、开拓创新;二是作为艺术专业院系,在保护和传承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中肩负着时代使命,要进一步提高加强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传承利用工作重要性、紧迫性的认识,切实把加强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传承利用作为学院和全体教师的重要政治任务;三是坚持问题导向、结果导向,依托学院获批的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实践基地等教学科研平台,围绕加强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传承利用,积极组织开展课题申报、学术研究,切实提高加强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传承利用研究能力和学术水平;四是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利用第一课堂、“第二课堂”,组织学生开展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传承利用通识课,让青年学生进一步了解中国文化、进一步掌握自然遗产保护知识,为营造保护文化遗产创造良好氛围。
(审核:孔德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