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二十四节气 红色非遗培训班 考察日志(二)

  

  11月28日上午,山东省二十四节气、红色非遗培训班外出赴河南省濮阳市华龙区东北庄杂技文化园区的濮阳华夏神木博物馆和单拐冀鲁豫边区革命根据地进行考察,山东省二十四节气、红色非遗培训班40余人参加了本次考察。

  濮阳华夏神木博物馆共有12个展厅‌。培训班学员们在馆内讲解员的讲解下依次参观了西区和东区两个展区,西区有6个展厅,主要介绍了乌木的文化价值和科普类价值,展示了古沉木原木3000余吨和300余件各式各样的古沉木孤品‌。东区也有6个展厅,主要介绍了濮阳独特的西水坡文化,展示了西水坡遗址的文物和二十四节气文化的起源‌。东区主要展示濮阳独特的西水坡文化,包括蚌塑龙虎二十四节气文化等内容‌。东区通过丰富的文物和历史资料,展示了西水坡文化的独特魅力和深厚的历史底蕴‌。

  东区展区的主要展品包括蚌塑龙虎二十八星宿图等。这些展品不仅展示了西水坡文化的独特性,还反映了古代人们对天象的观测和利用。此外,博物馆还定期举办各种展览活动,如龙文化知识竞赛等,让游客在趣味问答中深入了解龙的历史文化知识‌。

  濮阳西水坡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源头之一,尤其是二十四节气文化的起源地。西水坡遗址中的蚌塑龙虎北斗星象等文物,是二十四节气文化的重要象征。这些文物不仅展示了古代人们对天象的观测和利用,还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宗教信仰和生活方式‌。通过本次考察,学员们对于二十四节气文化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受益匪浅。

  11月28日下午,培训班从濮阳赴单拐,对冀鲁豫边区革命根据地进行考察。

  冀鲁豫边区革命根据地位于河南濮阳市清丰县双庙乡单拐村,1944年到1945年,平原分局和军区机关及邓小平带领的北方局先后进驻,成为冀鲁豫抗日根据地的政治、军事指挥中心 。学员们跟随讲解员的步伐,认真听取讲解员的介绍,了解纪念馆的历史背景展品意义等。随后,又随着讲解员来到了冀鲁豫边区抗战史实展馆,了解冀鲁豫边区革命根据地的形成发展与壮大过程,以及抗战时期的英雄事迹 。在冀鲁豫军区纪念馆参观军区的历史遗迹时,学员们感受到了革命先烈的英勇无畏和自强不息的精神。

  随后,学员们在军工史迹纪念馆了解了革命时期的军工生产情况,以及为抗战胜利所做出的贡献 。

  我们要充分关注二十四节气、红色非遗文化中的各种问题,相应采取不同的保护与传承措施,从而推动相关非遗的有序传承与发展。

(审核 孔德滕)